北京时间2023年7月9日19时00分,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,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,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,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ISN全国重点实验室深度参与该试验卫星中相关技术研发工作。
ISN全国重点实验室(原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)于1989年批准立项,1991年开始建设,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,至今通过四次国家评估,2017年评估优秀。2022年实验室通过重组进入信息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首批建设名单。
实验室依托“信息与通信工程”“网络空间安全”和“军队指挥学-密码学”学科,近年来提出安全网络编码理论体系,引领了网络编码领域的发展,国内首次获得了IEEE埃里克·萨姆纳奖;提出了异构无线网络大容量高安全组网技术,发明了我国第一个信息安全基础共性领域的国际标准,打破了美国在网络信息安全产业领域的垄断地位;突破了空天在轨智能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,研制了我国第一颗全自主宇航级高速图像压缩芯片,打破了国外关键器件禁运限制,解决了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、载人航天、深空探测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中信息传输和服务的迫切需求。
4通道200MHz示波器(罗德)
相噪分析仪
近年来,实验室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二等奖4项,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0项、二等奖5项、三等奖1项,发表SCI检索论文1854篇,其中I区论文318篇,II区论文1093篇;授权发明专利1295项。
实验室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,与美国、日本、英国、芬兰等国著名大学与科研机构均有紧密合作。近年来举办54次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,邀请了国内外专家来实验室做学术报告396人次,其中IEEE Fellow做学术报告78人次,实验室固定人员77人次在国际会议上做大会特邀报告,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力。
实验室联合主办2023年度泛在通信国际会议
作为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,ISN全国重点实验室在依托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力支持下,汇聚了一批基础扎实、治学严谨的中青年学术骨干,形成了团结协作、勇于创新的科研群体。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15名,其中教授57人,副教授41名。具有国家级人才13人,国家级青年人才8人,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。拥有国家级创新团队5个,省部级创新团队8个。
下一步,西安电子科技大学ISN全国重点实验室将继续聚焦网络通信领域,发挥自身优势,推进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信息理论突破,开展超大时空跨度下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核心技术攻关,建立自主可控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体系,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,为建设科技强国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。
更多精彩资讯,欢迎关注“西电招生办”
素材来源: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网,西电通院官微